九派新聞消息,近日,安徽黃山市持續特大暴雨,河水暴漲,多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多個景區暫時關閉。然而黟縣宏村卻以其卓越的水系設計,成為黃山境內少數正常開放的景區之一,引發熱議與贊嘆。
宏村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古徽州歷史遺存的一個神奇村落,擁有約1500多居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水系古村落,整個村落占地30余公頃。
宏村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村”,南宋紹興年間建成了這座人工水系村落。宏村現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承志堂、南湖春曉等一大批明清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
6月26日,九派新聞實地走訪宏村,探尋村落的各處排水口,了解排水系統的運作原理,揭秘這座千年古村落如何在特大暴雨下安然無恙。
黟縣徽黃京黟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汪國平已在宏村工作三十多年,他向九派新聞介紹了該村莊的排水系統及原理。
其稱,村里的排水系統是按照牛的形象設計而成,每個環節、每一部分都在發揮排水功能,形成進水、引水、滲水、蓄水、保水、利水、排水的完整體系。
采用仿生學“牛”形布局,同時解決用水、防洪、防火
宏村的水系,采用了仿生學“牛”形布局,巧妙利用地勢落差引水入村。這種設計不僅解決了村民的取用水問題,還提供了充足的消防水源。
當暴雨來襲時,宏村的水系就像一張巨大的網,將雨水迅速引流到南湖和月沼等蓄水設施中,有效地避免了洪水泛濫。
早在6月18日,宏村就收到了暴雨和山洪預警,彼時汪國平還沒預料到這一次的水勢如此之大。他們按照往常汛期的經驗做好準備,直到20日上午,眼見雨越下越大,水位越漲越高。
宏村北靠雷崗山,西溪在村西自北向南流去,整個村莊形似一頭平臥的青牛。在牛頭附近有一個水閘,這也是全村水圳的入水口,西溪的水自此流經村莊,穿巷而過,匯入形似“牛胃”的月沼。后經過濾,又繞屋穿戶,最終流入被稱為“牛肚”的南湖。
南湖和月沼作為宏村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暴雨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它們像兩個巨大的蓄水池,將雨水盡收其中,減輕了下游河道的壓力。
“牛腸”水圳是宏村給排水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暴雨來時洪水經過“牛胃”“牛肚”“牛腸”,將水引入每家每戶。全長1268米的水圳,順地勢而建,蜿蜒其中的水圳,沿房屋外圍而鋪設,將整個村落串連起來。既貫通了街巷的水系,又有了源源不斷的活水。
20日上午,閘門關閉,外來水源不再流經村莊,水圳只需容納雨水。汪國平說,即使是當天水位最高的時候,村里除了極少數偏僻的角落有積水涌上路面,大部分水圳里的水位在路面以下。
宏村西側,一條長長的堤壩將南湖和西溪相隔,西溪湍急,但水位早已下降,在岸邊留下厚厚的淤泥,和倒塌的樹木。汪國平說,20日水量最大時,這條堤壩兩側的水位落差有一米之多,好在東方紅水庫及時泄洪,洪水沒有通過村南的排水口倒灌進村。
26日,宏村飄著細雨,游客熱情不減,有人身穿漢服,有人打著油紙傘,在月沼旁拍照留念。青石板路上沒有淤泥,石縫間有少量積水,水圳里流水潺潺,剛剛沒過方便行人臨時墊腳的石塊。
汪國平說,現在的降水量遠不會給宏村造成威脅,雖然水圳里的水位比平時略高,但很快就會排出。
即使在20日,暴雨最大的時候,他最擔心的也不是村內積水,而是民居漏水問題。這些古建筑以木為架構,磚墻并不承重,石磚之間混入泥土,如果滲水容易膨脹,嚴重時可能會倒塌。
安保人員們每隔2小時在全村巡查一遍,24小時不間斷,幫助家里漏水的居民盡快修補。“我們這里生態比較好,常有雷崗山的小松鼠到村里,在屋頂走來走去,踩壞一些瓦片。”汪國平說,瓦片的少量破損在平時影響不大,但在如此強度的暴雨之下,很容易出現“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的情形。人們緊急更換瓦片,又用塑料篷布接住雨水,避免水滲入墻內。
6月26日,宏村的水位已基本恢復正常,西北角的水閘重新打開,水流蜿蜒過村。在水閘附近,矗立著一塊明朝宣德年間的石碑,記錄著宏村水圳修建的歷史。
碑文寫道:“然規劃仍有未竟之處,留待后人薪火相傳。今勒石以誌,期族中后人知先輩創業之艱難,悟子孫守成之不易,孜孜矻矻,以葆我汪氏宗族世代邨盛族榮,源遠流長。”
每年春季前集中清理水圳淤泥,月沼、南湖每五年排空清淤
宏村在這次暴雨中能全身而退,幾乎沒有受到沖擊,既是得益于古人的智慧,也與后世村民們的管理維護密不可分。
宏村依山傍水,村落地勢較高且平坦,又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水。全長1268米的水圳,順地勢而建,蜿蜒其中的水圳,沿房屋外圍而鋪設,將整個村落串連起來。據測量,從水圳進水口到南湖水面落差達3.96米,平均0.552%的水力坡度設計,可以讓雨污較快排出,起到凈化水的作用。
在暴雨時節,水圳發揮著排水的作用,天干物燥時,源源不斷的活水也能起到防火的功效。有些人家還將水圳的水引入自家宅院,構筑起一個個小巧精致的水園,既可以洗菜煮飯,又可以美化環境。
每年春節前,宏村都會組織工作人員對水圳進行排污清淤,月沼和南湖則是每隔五年會完全排空,進行一次清理。汪國平介紹,水圳的清理往往在旅游淡季,持續一周,工作人員們拿著鐵鍬,一點一點將水圳底部的淤泥挖出。
除了水圳的維護之外,村里還有一個監控中心,連通全村民居內的煙感探頭,一旦發生火情,工作人員能夠第一時間知曉并處理。此外,月沼、南湖設有水位儀,一旦水位超警戒線,就會立刻報警。
暴雨來臨時,有兩組人對村落進行24小時監控。一組是消防和聯防隊對村落進行全天巡查,觀測各點位的排水、排污、管道檢查。若有需要,他們會對水圳閘門進行處理。另外一組是旅游公司的安保人員、票務,在村子外圍實施監管,如果外圍河道發生堵塞,或者西溪河水位太高,會立即向鎮管委會匯報。
宏村在這次暴雨中安然無恙,汪國平說,直到他往黟縣回家,看見沿途有農田被淹,多個村莊受災的消息傳來,他才完全意識到這次的洪水有多兇猛。
暴雨對宏村旅游有沖擊
2000年11月,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5月被國家旅游局評為5A景區。宏村還是國家重點文保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十佳最具魅力名鎮、中國最美的村鎮,首批全國生態文化村,每年吸引無數游客前來度假、游玩。
此次暴雨來襲,雖然宏村未暫停營業,但前來的游客還是減少了很多。汪國平說,每年3月到11月是旅游旺季,日均游客1.5萬人左右,12月到來年3月是淡季,每天會有幾千人次。最近受到持續暴雨的影響,游客數量減少非常明顯,每天的客流量在1800人左右。村口的四個停車場往年都會停滿,但這幾天只用了三分之一。
九派新聞在宏村景區隨機采訪了幾名游客,有兩名年輕學生穿著雨衣迎面走來,胸口掛著相機,用塑料袋包裹著。她們打算在這里住8天,進行藝術創作,“下雨的時候拍照還是挺不方便的,就怕相機壞了。”
另外一組游客是一家五口,其中一名女士說,因為黃山北站所有列車因暴雨停運,她們只能坐4個小時順風車從常州過來玩。被問及是否擔心暴雨會影響出游時,該女士稱并沒有特別擔心,“雨總會停的,既然我們已經規劃好行程了,就決定先過來再說”。
隨后,九派新聞采訪了在宏村開民宿的吳青,他從2015年開始經營民宿,共有兩層,16間房。其稱,暴雨對民宿的沖擊較大,原本房間70%都訂出去了,最近大批訂單都被取消了,每天只有兩三間房被訂出去。“我給旅客們提供了免費取消訂單的服務,因為大暴雨不想來也能理解。”
“雨下的最大的時候,房間里面會漏水,以前從來沒出現過這種情況,所以我們也會采取緊急措施對房頂瓦片進行修補,對于大雨造成的訂單損失,我還是比較淡定的,雨水總會過去的。”吳青稱。
宏村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古徽州歷史遺存的一個神奇村落,擁有約1500多居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水系古村落,整個村落占地30余公頃。
宏村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村”,南宋紹興年間建成了這座人工水系村落。宏村現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承志堂、南湖春曉等一大批明清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
6月26日,九派新聞實地走訪宏村,探尋村落的各處排水口,了解排水系統的運作原理,揭秘這座千年古村落如何在特大暴雨下安然無恙。
黟縣徽黃京黟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汪國平已在宏村工作三十多年,他向九派新聞介紹了該村莊的排水系統及原理。
其稱,村里的排水系統是按照牛的形象設計而成,每個環節、每一部分都在發揮排水功能,形成進水、引水、滲水、蓄水、保水、利水、排水的完整體系。
采用仿生學“牛”形布局,同時解決用水、防洪、防火
宏村的水系,采用了仿生學“牛”形布局,巧妙利用地勢落差引水入村。這種設計不僅解決了村民的取用水問題,還提供了充足的消防水源。
當暴雨來襲時,宏村的水系就像一張巨大的網,將雨水迅速引流到南湖和月沼等蓄水設施中,有效地避免了洪水泛濫。
早在6月18日,宏村就收到了暴雨和山洪預警,彼時汪國平還沒預料到這一次的水勢如此之大。他們按照往常汛期的經驗做好準備,直到20日上午,眼見雨越下越大,水位越漲越高。
宏村北靠雷崗山,西溪在村西自北向南流去,整個村莊形似一頭平臥的青牛。在牛頭附近有一個水閘,這也是全村水圳的入水口,西溪的水自此流經村莊,穿巷而過,匯入形似“牛胃”的月沼。后經過濾,又繞屋穿戶,最終流入被稱為“牛肚”的南湖。
南湖和月沼作為宏村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暴雨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它們像兩個巨大的蓄水池,將雨水盡收其中,減輕了下游河道的壓力。
“牛腸”水圳是宏村給排水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暴雨來時洪水經過“牛胃”“牛肚”“牛腸”,將水引入每家每戶。全長1268米的水圳,順地勢而建,蜿蜒其中的水圳,沿房屋外圍而鋪設,將整個村落串連起來。既貫通了街巷的水系,又有了源源不斷的活水。
20日上午,閘門關閉,外來水源不再流經村莊,水圳只需容納雨水。汪國平說,即使是當天水位最高的時候,村里除了極少數偏僻的角落有積水涌上路面,大部分水圳里的水位在路面以下。
宏村西側,一條長長的堤壩將南湖和西溪相隔,西溪湍急,但水位早已下降,在岸邊留下厚厚的淤泥,和倒塌的樹木。汪國平說,20日水量最大時,這條堤壩兩側的水位落差有一米之多,好在東方紅水庫及時泄洪,洪水沒有通過村南的排水口倒灌進村。
26日,宏村飄著細雨,游客熱情不減,有人身穿漢服,有人打著油紙傘,在月沼旁拍照留念。青石板路上沒有淤泥,石縫間有少量積水,水圳里流水潺潺,剛剛沒過方便行人臨時墊腳的石塊。
汪國平說,現在的降水量遠不會給宏村造成威脅,雖然水圳里的水位比平時略高,但很快就會排出。
即使在20日,暴雨最大的時候,他最擔心的也不是村內積水,而是民居漏水問題。這些古建筑以木為架構,磚墻并不承重,石磚之間混入泥土,如果滲水容易膨脹,嚴重時可能會倒塌。
安保人員們每隔2小時在全村巡查一遍,24小時不間斷,幫助家里漏水的居民盡快修補。“我們這里生態比較好,常有雷崗山的小松鼠到村里,在屋頂走來走去,踩壞一些瓦片。”汪國平說,瓦片的少量破損在平時影響不大,但在如此強度的暴雨之下,很容易出現“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的情形。人們緊急更換瓦片,又用塑料篷布接住雨水,避免水滲入墻內。
6月26日,宏村的水位已基本恢復正常,西北角的水閘重新打開,水流蜿蜒過村。在水閘附近,矗立著一塊明朝宣德年間的石碑,記錄著宏村水圳修建的歷史。
碑文寫道:“然規劃仍有未竟之處,留待后人薪火相傳。今勒石以誌,期族中后人知先輩創業之艱難,悟子孫守成之不易,孜孜矻矻,以葆我汪氏宗族世代邨盛族榮,源遠流長。”
每年春季前集中清理水圳淤泥,月沼、南湖每五年排空清淤
宏村在這次暴雨中能全身而退,幾乎沒有受到沖擊,既是得益于古人的智慧,也與后世村民們的管理維護密不可分。
宏村依山傍水,村落地勢較高且平坦,又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水。全長1268米的水圳,順地勢而建,蜿蜒其中的水圳,沿房屋外圍而鋪設,將整個村落串連起來。據測量,從水圳進水口到南湖水面落差達3.96米,平均0.552%的水力坡度設計,可以讓雨污較快排出,起到凈化水的作用。
在暴雨時節,水圳發揮著排水的作用,天干物燥時,源源不斷的活水也能起到防火的功效。有些人家還將水圳的水引入自家宅院,構筑起一個個小巧精致的水園,既可以洗菜煮飯,又可以美化環境。
每年春節前,宏村都會組織工作人員對水圳進行排污清淤,月沼和南湖則是每隔五年會完全排空,進行一次清理。汪國平介紹,水圳的清理往往在旅游淡季,持續一周,工作人員們拿著鐵鍬,一點一點將水圳底部的淤泥挖出。
除了水圳的維護之外,村里還有一個監控中心,連通全村民居內的煙感探頭,一旦發生火情,工作人員能夠第一時間知曉并處理。此外,月沼、南湖設有水位儀,一旦水位超警戒線,就會立刻報警。
暴雨來臨時,有兩組人對村落進行24小時監控。一組是消防和聯防隊對村落進行全天巡查,觀測各點位的排水、排污、管道檢查。若有需要,他們會對水圳閘門進行處理。另外一組是旅游公司的安保人員、票務,在村子外圍實施監管,如果外圍河道發生堵塞,或者西溪河水位太高,會立即向鎮管委會匯報。
宏村在這次暴雨中安然無恙,汪國平說,直到他往黟縣回家,看見沿途有農田被淹,多個村莊受災的消息傳來,他才完全意識到這次的洪水有多兇猛。
暴雨對宏村旅游有沖擊
2000年11月,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5月被國家旅游局評為5A景區。宏村還是國家重點文保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十佳最具魅力名鎮、中國最美的村鎮,首批全國生態文化村,每年吸引無數游客前來度假、游玩。
此次暴雨來襲,雖然宏村未暫停營業,但前來的游客還是減少了很多。汪國平說,每年3月到11月是旅游旺季,日均游客1.5萬人左右,12月到來年3月是淡季,每天會有幾千人次。最近受到持續暴雨的影響,游客數量減少非常明顯,每天的客流量在1800人左右。村口的四個停車場往年都會停滿,但這幾天只用了三分之一。
九派新聞在宏村景區隨機采訪了幾名游客,有兩名年輕學生穿著雨衣迎面走來,胸口掛著相機,用塑料袋包裹著。她們打算在這里住8天,進行藝術創作,“下雨的時候拍照還是挺不方便的,就怕相機壞了。”
另外一組游客是一家五口,其中一名女士說,因為黃山北站所有列車因暴雨停運,她們只能坐4個小時順風車從常州過來玩。被問及是否擔心暴雨會影響出游時,該女士稱并沒有特別擔心,“雨總會停的,既然我們已經規劃好行程了,就決定先過來再說”。
隨后,九派新聞采訪了在宏村開民宿的吳青,他從2015年開始經營民宿,共有兩層,16間房。其稱,暴雨對民宿的沖擊較大,原本房間70%都訂出去了,最近大批訂單都被取消了,每天只有兩三間房被訂出去。“我給旅客們提供了免費取消訂單的服務,因為大暴雨不想來也能理解。”
“雨下的最大的時候,房間里面會漏水,以前從來沒出現過這種情況,所以我們也會采取緊急措施對房頂瓦片進行修補,對于大雨造成的訂單損失,我還是比較淡定的,雨水總會過去的。”吳青稱。